协会活动

创作有思想含量的作品 访四川省摄协副主席金平

作者:
来源:
2013-12-01 20:49
浏览量:
 
 
  “我们再现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一种复制。对我们来说,带有情感的形态、影像和符号像探索人性的重要性一样带有根本意义。”著名摄影家、四川省摄协副主席金平这样来评价自己拍摄的反映汶川大地震的作品。 

  地震发生的时候,金平正在香港。他说,当时自己最大的想法就是赶快回去。一回到成都,金平立刻组织物资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之中。 

  在进入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过程中,金平始终被生命的顽强和人性的光辉感动着。金平曾经多次深入到北川,金平说,北川是这次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北川老县城地处山脚下,强烈地震引发山体大规模滑坡,数万立方的土石产生巨大冲击力,几乎将山脚下的县城全部掩埋,只有不到20%的建筑残存。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队、医疗救助队、志愿者等上万救援人员,迅速进入北川灾区,坚决执行温总理指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进行抢救。他们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解放军,在他们奋不顾身的救援下,无数被困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劫后余生的人们,也拿上工具,带着自己绘制的县城地图,四处搜救失踪的亲人。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又一次空前团结和坚强起来,许多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寻找亲人朋友可能被掩埋的地方,协助解放军战士开展救援工作。 

  在灾区的时候,金平感受到,地震虽然使家园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灾区群众的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信心十分坚定。金平讲述了自己在地震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安县红光村的见闻。他说,自己在那里遇到一个叫高清跃的老人,在地震中,他家的房屋倒塌了,相伴几十年的老伴也不幸遇难。面对家破人亡的巨大痛苦,老人勇敢地站了起来,和幸存的村民们一起,开始了生产自救。在震后残留的危房前,高清跃老人忙碌地收割着油菜籽。金平说,在老人的眼里,他看到了伤心和悲痛,更看到了坚韧和希望。类似的生产劳动场景在灾区比比皆是,千万个像高清跃一样的灾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正逐步走出灾难的阴影,擦干悲伤的泪水,重拾生活的信心,一边全力救人,一边积极生产。 

  在抗震救灾的抢救生命阶段,金平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他说,这段时间拍摄的照片,更多的是情感的参与,就是想把地震刚刚发生之后的状态记录下来,记录各方救援者的状态,记录灾区群众自救的状态,拍摄的作品具有影像资料价值。去过灾区多次之后,面对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巨大破坏,金平的内心一直不能平静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睡不好觉。他一直在反复思考,摄影作品如何来表达灾难。之后,金平又去了很多次灾区,在不断拍摄中,他的思路也逐渐清晰:那就是对于劫后余生场景的默默注视和再现,传递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面对灾难的深沉反思。为此,金平去了汶川县黑虎寨等许多重灾区的交通不便的地方,给当地群众带去生活用品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创作。他把拍摄的照片拿给同行们看,大家对他拍摄的角度很有认同感,这更坚定了金平按照自己思路拍摄的决心。 

  正是在这个创作思路的引领下,金平拍摄了大量四川汶川地震的灾区景象。这些照片与在媒体上看到的那些抢险救灾的照片不同,在他的画面中充满深沉思索,那就是那些昔日的辉煌景物成为废墟后的沉默无言,人类文明遭遇毁灭后的寂静无奈,人类再一次对于自身和自然关系的反思。金平把他的这组照片取名为《天启》,5月15日,这组照片将在北京展出。 

  届时,人们可以从《天启》系列的那些工厂废墟、神像寺庙的残垣断壁以及自然和居家的瓦砾残壁中,体味金平用他的影像框架勾勒出的感叹:直面地震的破坏,就是为了揭示我们应该如何来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
 
影像记录的是真实,更是感动 

——访四川省摄协副主席、秘书长贾跃红 
  
 作者:冉茂金 余宁 邓风    来源:中国艺术报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四川省广大摄影工作者在第一时间就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同时也用自己的镜头记录着地震带给我们的巨大创伤,记录着灾区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坚强乐观状态。地震发生一周年来,四川广大摄影工作者的镜头一直聚焦在灾区,关注着灾区重建家园的过程,记录着一份份感动。”谈起一年来,四川摄影界围绕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四川省摄协副主席、秘书长贾跃红这样感动地说。

  贾跃红说,地震灾害,使广大摄影工作者和灾区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5月14日、15日,金平、王建军等20多位摄影家志愿者就在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摄协的组织下兵分三路,深入都江堰、汉旺、北川等重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摄影志愿者们拍摄了大量的宝贵影像资料。除此之外,许多摄影家和影友也自发组织奔赴灾区一线,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灾区送去矿泉水、食品、衣物、棉被。特别是灾区的摄影家,危急时刻,他们顾不上照顾家人,义无反顾地拍摄下抗震救灾的珍贵镜头,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出来。 

  四川广大摄影工作者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为了使这些珍贵的照片与社会各界见面,让大家了解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破坏,了解灾区人民积极自救和社会各界的救援情况,四川省摄协发出了抗震救灾摄影作品紧急征稿通知,向广大活动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摄影爱好者、影友、摄影家们征稿。6月12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大型摄影作品展在成都举行。这个展览展现了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组织救灾工作和部队武警官兵奋不顾身、抢救受灾群众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华民族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力量,社会反响十分强烈。 

  贾跃红告诉记者,各地市州的摄协,尤其是重灾区的摄协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加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之中。他们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过程中,组织了很多展览,很受当地群众欢迎,极大地鼓舞了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 

  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摄影工作者。贾跃红说,东方汽轮机厂宣传部的摄影家谢瑞发在大地震中腰部受了重伤,但在地震后两天,他就靠服用过量的止痛片开始了拍摄。他从汉旺拍到德阳,从德阳城里拍到绵竹,又从绵竹拍到受灾的乡镇,到后来请了两个朋友架着他拍摄,直到彻底被伤痛击倒。乐山市摄协副主席靳岷江是一位优秀摄影家,地震发生后,靳岷江两次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2008年5月31日,靳岷江运送救灾物资前往灾区,车行至都江堰到漩口路段遇车祸不幸罹难,时年56岁。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人民军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到这里,贾跃红非常激动,他说,7月21日,在进入灾区进行抗震救灾的部队开始回撤前夕,为了表达对人民子弟兵的感谢之情,原四川省摄协主席康大荃等一行13人带着《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画册和德阳市摄协特别制作的精美摄影作品赶往绵竹市汉旺镇为人民子弟兵们送行。当时康大荃非常激动,他眼含热泪代表四川省摄协全体会员向空降兵某部全体官兵鞠躬致谢:“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广大官兵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斗争,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四川不会忘记,四川的摄影人不会忘记。希望《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画册能够留下永恒的记忆。”画册很受广大官兵的欢迎。 

  四川摄影工作者还积极地在国外组织展览,让世界了解汶川大地震和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情况。贾跃红说,9月10日至15日,四川省文联和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协办的“四川抗震救灾图片展”在日本东京举办。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和岩井兴业株式会社社长龟井正行、北阳产业株式会社社长池田胜定,以及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参赞和日本华侨知名人士2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展出的400多幅图片,以生动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四川抗震救灾中的动人情景。 

  当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到恢复重建阶段时,四川省摄协围绕重建家园,尤其是文化和精神的重建做了大量的工作。7月18日,四川省摄协在成都举办了“羌地绝影——四川汶川龙溪羌区生活实录”摄影展览。这次展览的作品是四川摄影家徐献用了3年时间、数十次深入龙溪所拍摄的珍贵影像。在大地震后,龙溪成为重灾区,羌族建筑被摧毁,不再有以前的桃源生活,世代居住的人们也从那里迁徙出来。展览分为羌魂、羌居、羌地、羌人等4个部分,共150余幅黑白照片,较为完整地反映了龙溪曾经的生活风貌。展览唤起了观者对羌文化更多更美好的回忆,让人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地震之前的汶川,感受那以其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民族内涵所展现的一种古老淳朴的民族文化。 

  7月24日,四川省摄协、汶川“影救尔玛”工作组等主办的“尔玛人的呼唤——震后羌族”专题图片展在成都举行。展览的图片都是从“影救尔玛”工作组的数千幅作品中精选而出的,他们的作者是一群来自地震重灾区的80后羌族小伙子。在地震过后,由19人组成的“影救尔玛”工作组应运而生。从5月19日开始,他们带着相机,背着帐篷、干粮,奔赴汶川各乡镇的羌族村庄寨子,深入灾区第一线收集图片。他们走遍了羌族所有的村庄,将受损后的羌寨定格在了镜头中,然后让这些羌寨图片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让外界了解他们曾经美丽的家乡如今的现状。在四川省文联的领导下,由四川省民协和四川省摄协联合组建了一支由羌族文化研究家、摄影家、民俗专家等专家学者组成的《羌·悲壮的辉煌》摄制组。9月20日,摄制组穿越震中汶川,奔赴在各个羌寨之间,进行实地调研,记录、整理羌族文化遗产震后的状态。 

  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以来,四川省摄影工作者一直牵挂着灾区群众,组织了一系列的慰问活动。贾跃红谈到,在2009年新年第一天,四川省20位摄影志愿者,带着用自愿捐赠的款项购买的大米、食油和深圳爱心人士捐赠的越冬衣物前往北川地震重灾区,慰问当地的受灾群众。在陈家坝乡西河村,大家把带来的东西分发给需要帮助的受灾群众,还为受灾群众拍摄并打印了照片,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灾区群众很感动,他们纷纷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四川的摄影家。就在此次活动中,四川省摄协和陈家坝乡达成了一个协议,把陈家坝乡当作四川省摄协的一个联系点。此外,在5·12大地震之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四川省摄协又组织了10多位摄影工作者代表四川摄影家前往什邡、绵竹等地震重灾区,祭奠在5·12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同时也慰问当地群众,用四川摄影人的镜头,记录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建设美好新生活的生动场景。 

  “记录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昂扬状态,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我们摄影工作者的责任,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贾跃红坚定地说。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24167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成都